繁體版请前往:繁體馬可福音簡介
提醒:博客文章沒有繁體版。閱讀繁體簡介,請用以上鏈接;要切換到簡體!
作者、受者:马可,给罗马的基督徒。
时间、地点:可能在主后55-68年,成书于罗马。
背景和目的
作者马可,也叫约翰马可,是巴拿巴的表弟(西4:10),曾经参与保罗和巴拿巴的第一次旅行宣教(徒12:25;13:5)。他母亲马利亚在耶路撒冷有间房屋,是门徒聚会的场所(徒1:13-14)。在彼得前书中,彼得称马可是他的儿子(彼前5:13)。彼得后来在罗马传道,马可作了他的助手。马可福音被认为是马可根据彼得的讲道编写成的。
本书的受者是罗马的基督徒,其中大部分是外邦人基督徒。因为如此,在使用亚兰语时,马可特意加以翻译(3:17;5:41;7:11,34;15:22,34)。他还根据罗马系统计算时间(6:48;13:35);仔细解释犹太人的习俗(7:3-4;14:12;15:42)。
马可写本书的目的,是要通过记述耶稣基督的服事、受死、和复活,证明耶稣就是旧约预言所指、作神仆人的弥赛亚。
主题和内容
本书最重要的主题是:神的儿子以仆人的身份来作人的救主。
马可在简短的引言之后,就叙述耶稣的事工:施行神迹,医病赶鬼,传道施教;先是在加利利(1-9章),然后在犹太地(10章),最后在耶路撒冷(11-16章)。马可用了大量篇幅记述耶稣在祂生命最后一周的教导和经历,高潮是耶稣的受死和复活。马可见证神的受苦仆人最终战胜了罪恶和死亡。
特色和重点
本书重在记述耶稣的作为,较少记述耶稣的教导;强调耶稣是作奴仆救主:不是来受服事,而是来服事人,并且舍命,作多人的赎价(10:45)。
马可将耶稣描述为神的受苦仆人。他的重点是耶稣的作为,而不是祂的教导,特别强调服事和牺牲。也因为此,马可没有记载耶稣的家谱,因仆人无所谓家谱。
本书包含较少犹太读者特别感兴趣的内容,例如批评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内容;也较少提及旧约。
本书有一特别之处,被称之为弥赛亚式秘密,就是耶稣多次嘱咐不要告诉人祂的身份或祂所行过的神迹,比如祂嘱咐鬼、祂行过医治神迹的病人、和看见祂改变形象的门徒(1:34,44;3:12;5:43;7:36;8:30;9:9)。
尽管马可福音90%以上的内容也可以在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中找到,但马可的叙述经常包含额外的细节,帮助我们更充分地理解救主的慈怜和祂周围人的反应(比较可9:14-27和太17:14-18)。
马可福音对耶稣的事工进行了简洁、朴实、生动的描述,强调耶稣所做的比祂所说的更多。耶稣是一个行动的人。马可使用“立刻”、“立即”、“马上”之类的词四十多次。这是一本快节奏的行动书。
马可福音虽然是篇幅最短的福音书,但马可的叙述生动,节奏明快,风格质朴,有许多生动的笔触,如目击者的历史呈现。
本书最后的十二节,在较早的抄本中没有,有学者认为这十二节是后来加上去的。
本书大体上是按照事件所发生的时间次序来写的。
大纲
1-3章:施洗者约翰预备道路;耶稣受洗、受试探;耶稣开始传道;呼召首批门徒;迦百农赶出污鬼;治好麻风病人;治好瘫子;人子是安息日的主;治好手萎缩的人;设立十二使徒;耶稣与别西卜;耶稣的母亲和弟兄。
4-6章:撒种的比喻;种子发芽生长的比喻;芥菜种的比喻;平静风和浪;赶逐群鬼;治好遗血的女人;在家乡遭人厌弃;派遣十二使徒;施洗者约翰被杀;给五千人吃饱;在湖面上行走;治好革尼撒勒的病人。
7-8章:人的传统与神的诫命;从心里发出的才能污秽人;一个外族妇人的信心;治好耳聋舌结的人;给四千人吃饱;酵的寓意;治好伯赛大的瞎子;彼得说出耶稣是基督;耶稣预言受难与复活;
9-10章:耶稣改变形象;治好被鬼附的小孩;第二次预言受难与复活;谁是最大的;要严厉地对付犯罪;神配合的人不可分开;耶稣为小孩子祝福;财主难进神的国;第三次预言受难与复活;不是要受服事,而是要服事人;治好瞎眼的人。
11-13章:骑驴进耶路撒冷;洁净圣殿;质问耶稣的权柄;凶恶园户的比喻;想以纳税的事陷害耶稣;复活的问题;最重要的诫命;基督与大卫的关系;经学家的伪善;穷寡妇的奉献;预言圣殿被毁;这世代终结的预兆;大灾难的日子;人子必驾云降临;要警醒预备。
14-16章:图谋杀害耶稣;在伯大尼受膏;犹大出卖耶稣;预备逾越节的晚餐;预言有人要出卖祂;设立主的晚餐;预言彼得不认主;在客西马尼祷告;耶稣被捕;在议会受审;彼得三次不认主;在彼拉多面前受审;耶稣被钉十字架;耶稣死时的情形;耶稣的安葬;耶稣复活;向门徒显现;主交给门徒的使命;耶稣被接升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