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體版请前往:繁體約翰福音簡介
提醒:博客文章沒有繁體版。閱讀繁體簡介,請用以上鏈接;要切換到簡體!
作者、受者:十二使徒之一的约翰,给所有的信徒。
时间、地点:约在主后80-90年,成书于以弗所。
背景和目的
约翰是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,是“耶稣所爱的那门徒”。他还写了约翰一书、二书、三书和启示录。
第一世纪后期,异端诺斯底主义兴起,否定耶稣的神性。约翰特写此书,驳斥异端的错谬,同时纠正施洗者约翰的追随者的错误,补足补全了同观福音。
约翰自己声明,写本书的目的,是要使那读到此书的人,“信耶稣是基督,是神的儿子”,并使他们“因着信,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(20:31)”。所以本书所写的事,具有普世性的意义。
主题和内容
本书最重要的主题是耶稣的神性。祂是太初就有的道(λόγος);这道本质是神。祂是神子,与神同在,在父里面,从父而来,与父是一。书中有100多处耶稣提到天父的地方。
约翰用了不同名衔来描述基督的神性:道、神的羔羊、弥赛亚、神的儿子,以色列的王,世人的救主,“我是”。
本书围绕耶稣所行的七个神迹和祂七个“我是”的宣告写成。
七个神迹:变水为酒、治好大臣的儿子、治好病了三十八年的瘫子、给五千人吃饱、在湖面上行走、治好生来瞎眼的人、使拉撒路复活。
七个我是:我是生命的粮(6:35);我是世界的光(8:12);我是羊的门(10:7);我是好牧人(10:11);我是复活,我是生命(11:25);我是道路、真理、生命(14:6);我是真葡萄树(15:1)。
特色和重点
约翰福音聚焦于基督的本质、道成为肉身、耶稣与天父的关系、和信耶稣的重要,从头到尾都强调耶稣的神性,信息极具深度。
本书约有92%的内容是独有的,例如耶稣复活以后的七次显现,包括向怀疑的多马显现,在湖边向七个门徒显现。耶稣三问彼得也只出现在本书中。
本书没有提及耶稣的家谱、降生、童年、受洗、受试探、派遣门徒、改变形象、主的晚餐、客西马尼园的祷告、派门徒往普天下去、升天,也没有提及经学家、税吏、患麻疯的、被鬼附的,也没有用任何比喻。
信或相信在本书中出现了100多次,在同观福音中出现不到40次。需要注意的是,原文希腊文的现在时有进行时的含意,所以新约中的信是持续地信。
约翰常常使用相对的概念:爱与恨,光与黑暗,信与不信,属地与属天,永生与灭亡。
同观福音提供了大量关于耶稣在加利利的事工,本书则记录了许多在犹太地发生的事件。
本书用词简单,句子优美;神迹数量虽少,但都显示出耶稣的神性。
道(λόγος)的哲学背景
道(λόγος)这个字有着深厚的哲学背景。主前560年,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首先使用λόγος来描述神,意思是变化世界中的固定原则。斯多葛派The Stoics后来也用λόγος来描述神,意思是控制和维系宇宙的力量。第一世纪亚历山大的犹太学者Philo,将这个有关神的概念与以色列的神耶和华联系起来。约翰的读者们能夠理解这个词的含意。
这个字的一般含意是话,即说的话。
大纲
1-3章:道、神、生命与光;道成了肉身;施洗者约翰作的见证;神的羔羊;呼召首批门徒;变水为酒;洁净圣殿;人必须重生;祂必兴旺,我必衰微。
4-6章:直涌到永生的活水;要用灵和诚实敬拜;庄稼已经熟了;治好大臣的儿子;治好病了三十八年的瘫子;子的权柄;为耶稣有四重见证;给五千人吃饱;在湖面上行走;我是生命的粮;永生之道。
7-8章:耶稣的弟弟也不信祂;节期中在殿里教导人;信的人将领受圣灵;谁是没有罪的;我是世界的光;不信耶稣的必因罪死亡;真理必使你们得以自由;魔鬼的儿女听不进主的话;还没有亚伯拉罕就有了我。
9-12章:治好生来瞎眼的人;属灵的瞎眼;我是羊的门;我是好牧人;被犹太人弃绝;拉撒路患病死了;我是复活,我是生命;使拉撒路复活;图谋杀害耶稣;在伯大尼受膏;骑驴进耶路撒冷;人子必须被举起来;主的道要审判不信的人。
13-16章:耶稣为门徒洗脚;预言有人要出卖祂;吩咐门徒要彼此相爱;预言彼得不认主;我是道路、真理、生命;应许赐下圣灵;我是真葡萄树;世人恨主也恨门徒;圣灵的工作;忧愁将要变为喜乐;耶稣已经胜过世界。
17-18章:耶稣为自己祈祷;耶稣为门徒祈祷;耶稣为所有信祂的人祈祷;耶稣被捕;彼得第一次不认主;大祭司盘问耶稣;彼得第二、第三次不认主;耶稣在彼拉多面前受审。
19-21章:耶稣被钉十字架;耶稣死时的情形;耶稣的安葬;耶稣复活;向众门徒显现;写本书的目的;在湖边向七个门徒显现;耶稣三问彼得;耶稣所爱的那个门徒。